虽然民谣登上音乐选秀舞台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周五的《好声音》又让马頔的《南山南》引起了全民热议。而对于民谣来说,这是一个好时代还是一个坏时代?
小编扒出2013年一篇文章,那是民谣刚刚被唱红的一年,音乐人都怎么看“民谣被选秀节目唱红”这件事,现在看看,民谣的春天来了吗?。
当内地选秀迈入第10个年头时,在2013年的这个夏天,伴随音乐选秀节目的热播,从快男的《董小姐》《姐姐》到中国梦之声的《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在这个夏天小众民谣一下成为网络上的新时尚。原来看似小众民谣歌手和作品借着选秀节目的“东风”在短时间内突然爆红。接下来不禁让人要问一句,这些民谣音乐人到底能红多久,到底能走多远?
主流音乐创作乏善可陈
才让独立音乐的悄悄崛起
“若有民谣起,当歌帝泽春”,民谣,基本解释就是民间流传的歌谣。民谣虽小,但很可以从中窥见世道人心,反映一时的社会风尚和舆论趋向。《快乐男声(在线观看)》的舞台上,来自湖南凤凰的选手左立把《董小姐》唱火了,不仅俘获了女友的芳心,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首歌的原创者宋冬野。在这之前,“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只是文艺青年的个性标签,如今却成为了一句流传广泛的网络流行语,甚至“爱上一个敬腾,可家里没有雨伞”、“爱上一只藏獒,可家里没有西藏”这样的歌词套改也成为一种网络时尚。
无独有偶,《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也同样因为《中国梦之声》选手许明明的翻唱摇身变成“神曲”,歌里唱道,“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而你此时此刻在哪里……”小清新的歌词,搞怪的演绎引发网络演绎独特的“炸鸡体”:“我们在来福士吃BBQ,而你此时此刻在哪里”,“我在乡窝头吃K家炸鸡”,“我在人民广场大屏下等你”… …此外,还有网友发起寻找全国各地人民广场的活动。无论如何,这首歌的原唱者阿肆也没有想到,自己这首在宿舍里无心写下的民谣小歌竟被唱到了选秀的舞台上。当初,她正是凭借《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被沈黎晖一眼相中,顺利签约摩登天空,而如今她正在感受什么叫真正的一曲成名。
为什么选秀的舞台上会刮起民谣风?“民谣在路上”策划人、十三月唱片总经理卢中强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现象:“这七八年来,传统盈利模式的丧失,互联网冲击再加上渠道野蛮生长,导致主流音乐的创作极度萎主流音乐的创作极度萎缩,作品乏善可陈,反而独立音乐接下了创作的接力棒。选秀节目也在寻找新的渠道,从小众音乐里掘掘金。像早年间,姚政 (微博)就唱过万晓利的《妈妈》。”
资深媒体人杨樾也认为,选秀舞台上的民谣风也侧面反映了近几年华语经典歌曲告急——大家已经没得翻唱了,从去年的《好声音》(微博)我们就能看出来,华语乐坛不缺好声音,而是缺乏好作品。
普通青年喜欢上了民谣
文艺青年难受的像贞操被摸了够
虽然大部分网友希望有更多民谣红起来,但也有些人不这么看!对于一些文艺青年和歌迷来说,他们认为自己挚爱的宋冬野、万青、痛仰、周云蓬、万晓利的歌曲被选秀歌手给唱了,那种难受不亚于自己的贞操被不相干的人给摸了个够一般。“如果民谣歌曲大红就和烂大街的歌曲没什么不同了”,经常混迹于豆瓣等网络论坛的文艺青年“多特菊”如此表示。
乐评人丁太升也在微博中调侃道:快男有人唱了这首《董小姐》,虽然唱得很难听吧,但是歌儿本身好啊,这下完蛋了,不光文艺青年,二逼青年们也该到处引用那句“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了”。
对此,腾讯娱乐记者特别采访了一批民谣圈业内人士,听听他们是怎么说?
阿肆(摩登天空签约歌手 代表作《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能理解歌迷的心态,会觉得大众喜欢的东西拉低了自己的音乐审美,感到很LOW,有的时候我也不希望自己喜欢的歌,有一天大街小巷都在放,这种心情的确不太舒服,好像自己的心事被摊开,全世界都在议论。但其实,好的音乐被推广是好事,好音乐值得被更多人认识。有独特品味的音乐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改变今后华语乐坛的趋势。
卢中强(十三月唱片总经理):不管选秀平台是否优秀,这都是好的机会,不能因为参加比赛就觉得姿态降低了,这是很扯淡的(想法)。
杨樾(资深媒体人、中国著名电台DJ、NewRadio播客平台创始人):民谣歌手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多,大家对民谣有误读,认为简单的清新的就是民谣,其实民谣是所有音乐的基础,摇滚的前身是布鲁斯,爵士的前身就是黑人劳动时唱的号子。有人认为,学会了弹几个和铉,唱写自己写的小诗就是民谣,其实并不是。现在很多人把写民谣变成了被迫的行为,因为写不出更复杂的歌,如果在选秀的过程中,让大众媒体受众感受下所谓的民谣,洗洗牌也挺好的。
蔡慧(南都娱乐驻京记者):那些带着地下气质的歌手,拿出摇滚、迷幻、民谣、朋克、原生态这些标签,即便可能最浮皮潦草的那类,在选秀舞台上都轻易的就显得有些个特别。这意味这什么?是不是,过去主流对音乐理解的类型太单一了,或者说音乐的多样化开始被主流平台认可了一些?
民谣的春天仍然没有没来
选秀节目制造虚假繁荣
倘若不是因为快男这样充满娱乐性的选秀节目,《董小姐》不会火,原唱宋冬野也不会很快被邀请上《天天向上》的节目,并且即将有个人演唱会,但如果说《董小姐》的走红代表了人们的音乐欣赏取向,甚或可以促进民谣音乐的发展,目前还言之过早。宋冬野对此的认识便足够清醒,他自认与万晓利等其他中国民谣界代表人物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何况《董小姐》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亦非上乘。
上世纪90年代,是魔岩三杰的时代,国内有四五十支特别活跃的乐队,那时候人们天天高喊“摇滚的春天来了”,而在资深媒体人杨樾看来,《董小姐》的走红只是个案,一首《董小姐》火了,并不能说民谣的春天来了。
乐评人丁太升在微博中写道:“如果说对民谣音乐有一些推广,那是节目平台的效果,并不是那个唱歌没味儿的酒吧歌手。他选择唱某首民谣,是因为作品本身够好他才会选,评委被感动也是因为歌曲本身好的缘故。节目组把他留下也是因为话题性,而非唱功。”
民谣好歌、好歌手凤毛菱角
市场还需更多沉淀
民谣大多都是原创歌曲,这些歌相对流行歌曲来说前景如何?卢中强表示,如今通过电视呈现出来民谣歌曲,都是凤毛菱角,因为歌词和演出方式的制约,很多好歌都不为大众所知:“比如《中国孩子》怎么可能上电视,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几年来,大环境下的民谣市场,卢中强坦言:“总体来说变差了,现在新出来的许多音乐人,我们也有过关注,但从辨识度考量,都没有以前那些歌手好了。我们签万晓利的时候,他有五张专辑的积累,而现在音乐人身上只有一两个闪光点,缺乏完整的体系。像小河、周云蓬、李志这些民谣圈里的大神,无论是歌曲还是生活,都是有积累的。”
即便是因一曲《董小姐》瞬间走红的快男左立,至今在比赛中翻唱的民谣大多不是个人原创歌曲。对此,左立在腾讯微访谈也表示,接下来比赛中自己会一直将坚持民谣风格,他自己也有原创歌曲。如果有可能签约唱片公司,日后也期待能有机会与《董小姐》的原唱宋冬野合作。
总结:民谣不是流行而是流传
民谣中的“民”字非常准确,它来源于生活,轻松、随意唱得都是生活。今年,在选秀舞台上火爆的《董小姐》、《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等歌,也正式因为接地气儿才一夜之间变得街知巷闻,但这股民谣风能刮多久?也许正如民谣歌手小河所说,民谣不是流行而是流传,它是小范围的,一些人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就像我们闲了要聊天,吃饱了要打牌一样。换句话说,如果牵扯进一些投其所好的商业元素,民谣也就变了味。(本文来源:腾讯娱乐,原文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