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台湾流行音乐展演市场概况与商机

台湾流行音乐展演市场概况与商机

时间:2016-2-14 11:05:50
来源:道略音乐产业

本文为道略音乐春节期间“热闻新读”系列第1篇。

随着数字录音技术的发达以及网络的普及,让台湾流行音乐产业产生结构性的变化,实体销售的产值大幅度下滑,数字音乐市场秩序、交易分配机制未全面成熟,音乐圈纷纷转战实体商品销售以外的市场,包括现场演出、音乐授权与艺人经纪等,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台湾音乐展演活动在近年日益蓬勃发展,演唱会的举行不仅展现音乐表演者的演艺实力,并且为唱片及艺人周边商品的销售带来商机,尤其是偶像歌手的魅力与亲临现场的音乐享受,即使是高价位门票,仍让消费者趋之若鹜,流行音乐展演是否将成为产业复兴希望所系,以下就目前现况分析报导。

卖唱片行不通,音乐产业疯展演


 


现今对于流行音乐产业的想象已经不只是「卖唱片」,而是结合唱片、展演活动、周边营销、异业结盟、跨界合作等多方全面性的尝试。而展演活动则是这些想象的基础,歌手如张惠妹、五月天、周杰伦、江蕙、苏打绿等演唱会门票一开卖就秒杀,海外艺人如日本天团X Japan、香港天王陈奕迅、Jason Marz更是好几度来台开唱。据日前报导指出,五月天2014年底于高雄举办演唱会,15万张门票在九十分钟内几乎销售一空,总票房超过2.25亿元。而华研音乐也公告2014年8月份营收达1.4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纪录,且较7月份大幅成长46%,累计前8个月营收为6.36亿元,较2013年前8个月成长14%,主要就是受惠于S.H.E Together Forever安可场演唱会收入及2013年度Together Forever演唱会影音馆DVD的发行。2012年周杰伦更聪明结合张惠妹的演唱会推出「PHANTACi x AMeiZING」限量商品,搭上演唱会的周边商品销售潮流,将演唱会与艺人连结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营业收入。

根据「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研究报告」中提到,2012年台湾所举办的无售票演唱会达 244场,售票演唱会举行了2,557场次,海外演唱会达130场,营收产值金额高达40.82亿元。而明星授权的周边商品、音乐祭(节)主题观光行程仍是政府音乐产业开发重点项目之一。相较于2011年(36.40亿元)的调查结果,2012年的营收较前一年成长1.12倍。

中国现场演出市场更是相当庞大,根据2012年《流行音乐产业调查报告》中指出,台湾艺人近年来积极前往大陆地区获取大型售票演唱会收益,以弥补这些年产值下滑的缺口。必应创造总监周佑洋就曾于媒体上表示,分析大陆最大票务平台大麦网的演唱会讯息,可以发现台湾歌手占比高达80%,可见台湾歌手在大中华现场演唱市场之蓬勃发展。

高规演出市场渐成熟,专业人才荒待克服

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在总体环境改变下开始转变,过去被视为宣传用途的演唱会在近几年逐渐兴盛,成为音乐娱乐公司及艺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产业链上的相关单位也因而兴起。「必应创造」就是此产业链的产物,从五月天「离开地球表面」演唱会打响名号,每一次的策划除了故事性,更利用科技与歌迷互动,营造参与感,让歌迷津津乐道。而这种让乐迷参与其中一起执行的记忆,会比只当个旁观者的记忆持续更久。

「必应创造」在专辑筹备期就参与发想,对配套的视觉设计、音乐录像带、演唱会做出一致规划,换取更长的筹备时间。除了艺人经纪、实体唱片收入、数字授权/版权收入,加上演唱会制作带动的图像处理、LED灯光、音响等现场工程,相信音乐试图建置属于自己的完整产业链。

然而随着演唱会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也更加凸显专业演唱会幕后制作专业人才不足的窘况。甫于2014年完成大获好评的第25届「金曲奖」典礼总策划,并专为重量级艺人量身打造演唱会的陈镇川,堪称台湾迈向演唱会市场成熟的重要推手,亦曾感叹由于幕后专业人才的缺乏,资源的受限,让演唱会无法达到更理想的状态,只能转而思考与国际顶尖舞台美术合作的可能,皆显示了希望求新求变的企图心。

盈亏风险高,阻挠不了大型音乐节开唱的决心

演唱会部份除了唱片公司或活动单位策划,其他展演活动/音乐节活动则由表演场所经营业者、票务系统、策展业者所举办。台湾目前音乐节的策展单位包括民间团体以及政府单位,民间团体所主办的音乐节包括春天吶喊、野台开唱、简单生活节、春浪等音乐节,政府单位所主导的则为海洋音乐祭以及各地方政府举办结合文化、光观、音乐等的音乐展演活动。

近年来各展演与音乐祭活动在台活跃,据《苹果日报》报导,贡寮海洋音乐祭2014年吸引逾80万人次,春纳今年也突破20万人次,台湾除了「北贡寮、南春吶」两场音乐盛会,各种乐风音乐活动也逐渐增加,尤其结合地方特色景点,如北海岸的音乐派对也加入新型态水上运动,或嘉义Wake Up音乐祭、台中山海屯音乐节等。曾经于2009年停办,提供独立乐团与乐迷舞台和空间的「野台开唱」,于2013年复办引起许多独立乐迷的引颈期盼,虽然票价较2006年贵增一倍,但人数却不减反增,显见音乐节活动受到消费者的支持与关注。

然而,台湾摇滚音乐节的经费来源,以「野台开唱」为例,主要以公部门补助、商业赞助及自筹款为主要经费来源。2010年《台湾摇滚音乐节关键成功因素与发展研究策略》中发现,目前举办大型摇滚音乐节多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困扰,每一年所办的音乐节,其所回收的利润常无法支持接下去办的动力,单场演唱会所获得的利润远比办一个大型摇滚音乐节要来得太多,办音乐祭相对来说风险很大。

LiveHouse孕育演出最底层,仍为正名化而努力

除了音乐节活动之外,分布于北中南各地的LiveHouse也在近几年日渐活络;从早期八零年代的民歌西餐厅、夜总会,到近十几年逐渐演变成现今的音乐展演空间、Pub…等多元且各具特色的场所,「Live House」已逐渐成为大众熟悉的新名词。而现今广为人知的展演活动空间如台北的「Legacy传音乐展演空间」、「这墙The Wall」、「女巫店」、「地下社会」、「河岸留言」,台中的「浮现 Live House」,台南的「Room335 Live Music Bar」以及高雄的「ATT音乐展演空间」、驳二艺术特区等,日渐增多的音乐节活动与逐年增加的中小型音乐展演空间,说明着台湾音乐展演活动的发展历程。

然而,随着台北市颇具历史的LiveHouse「地下社会」结束营业,也反映了这几年台湾现场音乐展演空间的生存概况。「地下社会」成立于1996年,正好为北市摇滚次文化萌芽时期,许多知名乐团早期皆在此发迹,包括亚洲天团「五月天」、「四分卫」、「糯米团」、「瓢虫」等曾多次在此表演与驻唱,但于2012年中决定结束营业。不仅「地下社会」,著名Live House「女巫店」也曾因「非商业区不得开设Pub、酒店」为由被勒令停业,最后则在台北市文化局出面协调之下,得以「音乐展演空间业」的身分继续营业。Legacy总监陈彦豪曾于采访中表示:「虽然现有法规已新增了音乐展演业使LiveHouse得以正名,但从女巫店到地下社会事件,还是不免透露出社会大众对LiveHouse的误解和不接纳。」访谈中陈彦豪也说:「其实文化部各单位对展演业者都颇为友善,因为他们逐渐了解这个行业在做什么;但其他部门如:消防局、商业司、监管处仍然对我们较陌生,虽然大环境已经比十几年前改善许多,但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沟通与了解。」

其实Live House在全世界的音乐发展环境里皆有着类似的存在意义,就是扮演着许多歌手及乐团接受磨练、孕育成名的发源场所,在国外则更进一步发展成为大众聆赏演出与社交休闲的特有文化。如今在政府大力扶植流行音乐产业政策下,演艺相关人才的持续辈出,仍是维系产业兴盛的不二法门,Live House演出场所的存在除了关乎表演空间,也关整体音乐风气的氛围塑造,但这些都有赖更多的法令支持与民众理解方能有更好的结果。

表演场地数量不足,更受限于法规箝制

此外,台湾演唱会场地选择不多,一直以来是许多举办演唱会展演公司共同的梦靥;台大体育馆也因多次受到民众投诉噪音问题,被相关单位告发,一度正式公布不再做为演唱会场地租借给外部,显示台湾在演唱会场地上的棘手状况。根据「台湾音乐展演产业之问题研究报告」中指出,不管展演场地位于商业区或住宅区,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噪音,因为噪音的关系,容易引起小区的反感。

根据2008年《台北市新兴表演类艺术空间营运模式研究计划》中也说,台湾民众对于声音的包容性仍然不足,一般音乐展演活动虽以合法申请场地,但依然会遇到民众投诉为噪音,而遭到警局或环保署开单,对于许多处于住宅区附近的音乐展演空间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如「女巫店」店长彭郁晶接受媒体采访时即表示「噪音」成为了开设音乐展演空间业者最大的噩梦,因为永远都不知道哪些声音会被定义成「噪音」以及测量噪音的标准在哪里。

而针对台湾展演场地数量不足,对于想举办大型演唱会的唱片公司或展演公司而言是一向困扰,因此政府计划于南港建置「北部流行音乐中心」,主体包括4500至6000席的室内表演主厅、15000立席以上的户外演出空间、音乐名人堂、展示空间、数字图书馆、中小型室内展演Live House、主题公园、产业社群暨育成空间,未来计划与业者结合经营等,预计2016年完工,期望能对现况有所帮助。

流行音乐契机在哪里,从一场演唱会中找道理

2010年新闻局针对台湾流行音乐产业的普查报告《台湾流行音乐产业调查》提出以下的看法;台湾流行音乐的产业价值链正在改变,逐渐移到生活型态与表演,也就是现场演出与体验经济,国际唱片交流基金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IFPI)指出全球音乐产业的新趋势在于「体验经济」。透过参与置身于特定情境、故事之中,获得现实或超现实的感官满足,虽然「体验经济」的定义不限于娱乐及文创产业,但显然这种消费行为用于演唱会或艺术表演的参与,更加令人浅显易懂。

换言之,消费者最终就是希望在演唱会中,体验到惊喜、兴奋、愉悦、满足、创造回忆与感动等等因子,这样的消费是市场需要的。因此,未来台湾流行音乐对于演唱会之态度,应该从更巨观的整体产业链去思考,如何开发演唱会成为更有潜力的经济模式,如何将演唱会的制作与呈现,达到让观众更加期待、深刻难忘,或许正是让台湾流行音乐产业找到获利模式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台湾流行音乐资讯网)

标签:市场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