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Livehouse经营的8个真相(第15期道略沙龙实录)

Livehouse经营的8个真相(第15期道略沙龙实录)

时间:2015-11-11 15:39:58
来源:道略音乐产业

  9月6日下午,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举办了第15期道略沙龙,沙龙关注“Livehouse未来究竟如何发展”。MAO Livehouse 创始人李赤、School酒吧主理人刘非、糖果现场负责人后思慧等7位嘉宾深入探讨了Livehouse经营困境、开源节流、连锁化发展等议题。来自投资机构、音乐机构、票务机构等40余位观众到场参与。

  

 


  从带眼睛的大叔从左至右,MAO-李赤、江湖-温大维、糖果-后思慧、School-刘非、疆进酒-左野、热力猫-李雷、乐童音乐-牛磊

  

 


  给观众来个全景

  7月,XP Club关停的消息还未完全散去,8月12日,麻雀瓦舍再次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如果早一点知道关闭消息,哪怕就提前半个月,我一定会策划办一场盛大的告别party。”事后,麻雀瓦舍前演艺总监邵强说。他想邀请所有人来一场“最后的狂欢”,然而,从得知消息到完全撤离只有2天时间,邵强也感到无奈,不会有狂欢了,不会有party了,不会有民谣,不会有麻雀瓦舍。

  在告别和哀思过后,我们谈谈中国Livehouse的生存现状,房租也罢、情怀也罢,在这个大谈资本于商业运作的时代,Livehouse这个承载着音乐人梦想的乌托邦,或许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境地。

  不是所有Livehouse都是Livehouse

  “我先声明,我们不是一家Livehouse。”

  在开场介绍时,School酒吧主理人刘非这样说道,随后,热力猫、疆进酒、江湖酒吧也都说自己不是Livehouse,而是具有演出功能的小型现场或音乐酒吧。

  邀请的6个场地方嘉宾,4个都否定自家是Livehouse,这是为什么呢?

  刘非讲了今年带马赛克乐队去日本下北泽演出时候的一个经历。“我们到了现场,乐队对我说,‘我觉得这才是Livehouse’!我问为什么呢,乐队告诉我,这个Livehouse是一个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长10米,它的舞台有6米,观众区只有4米,他说这是给乐队最大的尊重!场地方为了乐队能有最好的演出效果,宁可舍弃2米的空间站更多的人。这个对于乐队来说,我演的舒服。而国内的演出场地恨不得10米8米站观众,只留2米舞台给乐队。”

  “所以我说School不是Livehouse,是LiveBar,我的LOGO上写的也是Live Bar。Livehouse的概念源于日本,第一个引进的就是MAO,但是Livehouse在西方,欧洲和美国都没有使用过,他们叫Club,像CBGB,或者叫Pub。”

  (小编注:CBGB是美国一家充满传奇色彩的摇滚俱乐部,成立于1973年,关张于2006年。2013年为创始人Hilly Kristal拍摄了传记电影《CBGB》)。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Livehouse?

  刘非认为具备以下3点:“第一,现场音乐表演的功能大于娱乐附加值的功能,比如喝酒和聊天;第二,以场租和票房为主要收益;第三,有行业统一标准,比如我们去看日本的Livehouse,1000平的长得都一样,500平的长得都一样,100平的长得也是一样,挑高、舞台宽度、摆位、灯光都一样,一个模具里刻出来似的,设计非常讲究,包括再小的Livehouse也要有摄像。很遗憾,在中国还没有这个标准。”现在,称得上是Livehouse的,比如MAO、糖果、Modernsky Lab等。

  而从音乐酒吧到Livehouse一个称呼的改变,也昭示着产业的发展。疆进酒左野说到,“疆进酒一直以来被叫做北京最文艺的音乐酒吧。后来跟之所以这些演出场地都被称做Livehouse,是因为现场音乐这个产业不断成长、不断细化的结果,这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

  政策不开放,演出、营销、票务处处都是限制

  李赤:“就算互联网是livehouse的救星,但如果没有政策的松绑和支持,“互联网+Livehouse”也会穷途末路。”

  目前,政府对Livehouse这种演出形式认知度和接受度依然不够,政策不够开放、限制太多,包含文化审批和公安消防对人数的限制。

  目前,虽然Livehouse很少有一些政治问题,但文化的限制依然严重,所以现在其实大部分演出并不报批(乖乖地去送报批肯定过不了啊)。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只是场地被关门几天这么简单,也会对演出后续的营销宣传、票务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有各种限制。李赤坦言:“如果不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演出,我们就不敢大肆宣传,我们要开发更多的销售渠道,找大麦网,大麦网就问,你报批了吗。”

  人数限制,现在中国的规定依然停留在50/60年代,1.5平米只让站1个人,而日本是1平米3个人,差距有多大。“如果按照1.5平米1人计算,糖果三层只能容纳600人,600人的现场看起来还是空了一半甚至多一半。而由于这个限制,之前在糖果举办的反光镜乐队专场、每年的摇滚春晚,今年就要重新考虑是否举办了。” 糖果TANGO负责人后思慧说。然而,虽然限制的很死,但事实又是相反的,很多场地很多时候都爆满。

  房租并不是压垮Livehouse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赤:麻雀瓦舍房租只是涨了30%,MAO涨了500%,5倍。未来再往上涨也困难了,不可能再翻一倍,再翻一倍都死了。

  之前报道的关于麻雀瓦舍关闭的原因,邵强直白地讲“房租上涨30%,我们负担不起。”。当现场问及房租上涨对Livehouse的影响时,李赤说:“我觉得30%的上涨幅很有可能对冲掉,应该不是房租的问题。MAO从开业至今房租涨了500%,我们也在想办法抵销掉。”

  数据也证明了房租并不是压垮Livehouse经营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房租上涨是整个行业都在面临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据乐童音乐对Livehouse经营者的调研数据显示,仅有25%认为成本上升是Livehouse关闭的主要原因,75%认为还是要从运营者自身找原因。

  

 


  Livehouse关闭原因调研数据

  但是,房租占到Livehouse整个经营成本的70%-80%,还是让更多的经营者感到喘不过气。硬性成本减不下去,大家都着眼于可“动刀”的软性成本,比如员工、甚至水电,后思慧就说,“糖果每年的房租也都在涨,现在也在缩减开销。之前糖果三层还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在运营,现在也撤了。当三层没有演出活动的时候,所有人会去忙一二层的KTV和夜店。也就是说,现在我们不养闲人。”而在去年,杭州酒球会也面临倒闭,那时,演出结束后,乐队收拾行头离开没多久,整个Live区便熄灭了所有的灯。当经营步履维艰的时候,1度电都成了Livehouse不能承受之重。

  而在刘非看来,房租和人员开销都难动,真正能缩减的成本是:“少点蹭票的、少点蹭酒的,也就是少点走面儿的,这个才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办法。”

  乐队青黄不接,Livehouse本就要不断造血

  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全国90%的Livehouse每周演出不足1场,场地激增,然而内容补给却没有跟上,现今,知名乐队和艺人已经走进1000人的大Livehouse或、剧场甚至体育场馆,而小的乐队还没有成长起来,导致乐队和艺人资源出现断层,青黄不接。在座嘉宾坦言,乐队和内容的问题曾将面临过,也一直面临着。

  面对这种问题,Livehouse如何应对,提升场地的演出活力?

  刘非说:“作为场地方,需要具备的一个功能就是‘造血’功能。新的乐队我们会不断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不断地演出、不断地演出,让他得到更多历练,然后再去其他更大的场地、去音乐节。这是一个自动造血、修复、补给的循环。”

  热力猫俱乐部李雷也经历了缺乏演出内容的时期。成立于2009年的热力猫,在最初的时候也有过痛仰去那演出,然而在2012年之后,Livehouse大肆兴建,行业出现泡沫,后来为了生存下去,热力猫做了脱口秀、魔术表演、默剧等各种艺术表演形式。

  小场地有小场地的难处,大场地也有大场地的难处。糖果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以演出为主,后来发现,能撑得起这么大的场地乐队很少,所以在经营策略上进行了调整,演出范围就往外延伸。后思慧透露:“现在糖果三层主要的活动,一是商业演出,以票房为主;二是品牌宣传的活动,包括一些发布会,签约仪式等等各个行业的活动。”

  少讲些情怀吧,商业化运营才是正经事

  刘非:“我不是不喜欢钱,但如果我只认钱,我就不会做Livehouse这个行业。”

  后思慧:“我个人不是圈里的人,不是玩乐队的,也没有什么音乐情怀,所以我能冷静地以商业的角度来经营这个场地。”

  据悉,麻雀瓦舍关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老板钱昌坤“太讲义气”,而缺乏运营思维。给乐队提供很多免费酒水、请乐队吃烤全羊,办Party,还免费给朋友提供场地,他也从来没有克扣过乐队和音乐人的钱。去年陷入困境的杭州酒球会也是如此,老板王涤之前有个外号叫“买单王”,但后来多次招待巡演乐手们夜宵,他都会一边掐着数一边肝颤。

  然而,做Livehouse是一门生意,不是为了情怀。

  在日本,Livehouse经营高度商业化,似乎都有点“钻钱眼里”了。刘非说,“比如,演出的时候要卖东西,他就会问你,你需要桌子吗,我说需要,那好,2000日元,然后我说那我们不要桌子,不要你就不要卖;演出前他问你,你需要现场表演刻录的CD吗,我说需要,那好,1000日元。”这就是日本Livehouse除了票房以外的其他收入。

  细分才能专注,然后才会产生更多可能性

  “以前是一个Livehouse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场地不仅要提供舞台音响,还要找艺人、安排演出、甚至帮乐队做海报。现在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就是:细分,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都生长出专业的机构。”

  而细分包含以下3个方面:

  第一是场地规模的细分。中小型的Livehouse就是要给新生和正在成长的乐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把技术、现场表演功底磨练成熟。再大型的500人以上的场地就针对有票房号召力的乐队和艺人做专场。

  第二是风格定位的细分。比如麻雀瓦舍是民谣、江湖酒吧是布鲁斯和爵士,School是摇滚,而糖果是北京唯一比较多元化经营的Livehouse。

  第三是产业链的细分。School酒吧演艺经理温大维说:“乐队、艺人专注于做音乐内容,场地专注于做落地演出,这时候出现一个主办方,专注与做营销推广、主题制定、现场执行等一系列流程。”温大维自己今年3月也做了“新声浪”厂牌主办方,首创了下午场模式。

  细分到底有什么好处?温大维表示,第一,细分才能专注,当专注于做行业内一件事的时候,这个细分市场的规则才能出现,标杆才能出现,当每个细分市场都有人在做的时候,整个行业的标准才会提升。第二,生长到极致状态,就会有自己的生态链,自己生产艺人、有自己的Livehouse、自己做音乐节等等。

  Livehouse不适合横向复制,更适合纵向延展

  刘非:“Livehouse之所以有魅力,正是因为它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和地域色彩,它应该是一个城市、一个街区独一无二的标志。”

  过去1年,Livehouse连锁化经营屡次提及,中央车站、世纪乐梦、摩登天空等纷纷开启了异地复制扩张。然而谈及连锁经营和集群式发展,在座的嘉宾纷纷表示不看好。

  刘非:“将Livehouse集群化发展,只有中国人才会想这么做,如果问外国人,心里就会在想你在说什么。这种‘圈养式’的经营方式,真的觉得好吗?Livehouse之所以有魅力,正是因为它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和地域色彩,它应该是一个城市、一个街区独一无二的标志。比如讲纽约就会说CBGB。”

  左野也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规划,集成的发展模式,看起来你拥有了议价能力,但你杀掉了Livehouse‘个性化’,因为Livehouse是一个非常特色化、个性化的一个产品,它与城市的文化土壤有非常大的联系。北京的一个Livehouse,搬到上海可能就会水土不服。”

  左野还表示,并不赞同Livehouse做横向的复制扩张,而主张做纵向的延展。“纵向延展的意思就是,在音乐产业链的一个点上,假如做的比较精专,那你是可以把上下产业链打通的。比如school酒吧只做摇滚新生乐队的演出,那其实由很多乐队和艺人可以和他们形成合作,带乐队出去巡演,变成一个经纪人或主办方。”

  虽然现在我们没有看到非常明显的从Livehouse延展至上下游的先例,反而是类似摩登天空这类公司做了全产业链拓展。摩登天空从一家唱片公司,做了艺人经纪、做了现场演出、做了票务、做了线下场地,还做了在线直播平台。但我们从Livehouse相信一定会出现,我们拿另一个演出领域的的保利剧院为例,它从管理自己的剧院,然后做了第三方剧院管理公司,然后上游做了演出经纪、做了主办方,下游做了票务。所以Livehouse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个这样的行业标杆。

  互联网是“救星”,也有可能是“克星”

  对于近期火爆的音乐直播,温大维表示“在线直播是一个很好地变现方式,未来可能会有100亿元的市场规模,但是这对Livehouse的帮助并不大,而更多的是对艺人的推广。”牛磊也认为,直播在营收上对场地和乐队会有补强,但不会是绝对支撑,小型现场的目标受众基数有限。但是直播是很好的传播和筛选用户的途径,通过在线传播的大数据,会筛选出更多的潜在用户走向现场。

  虽然也认同互联网能够迅速提高乐队的知名度,但是李赤也有担忧,“互联网+”是否真的适合Livehouse,甚至变成我们的敌人,需要深思。假如一个不追求文化氛围的园区或者用了互联网手段造成了一些虚假繁荣,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

  而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Livehouse要做的是避免被互联网所利用消耗掉,要学会巧妙地通过直播平台培养自己的粉丝,进而将线上粉丝转移到线下。

  (本文由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