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上海文化广场获“上汽”冠名 公益票比例将增一倍以上

上海文化广场获“上汽”冠名 公益票比例将增一倍以上

时间:2016-6-7 9:36:26
来源:萧君玮

今天(6月6日)上午,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宣布,与上海汽车集团达成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同时旗下的上海文化广场获得上汽集团5年冠名,成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双方将展开一系列合作,获得冠名后的文化广场将降低演出平均票价。

 


剧场被企业冠名已是“国际惯例”,举办奥斯卡的杜比剧院、星光大道的地标TCL中国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里的“林伯瑞小剧场”、日本的三得利音乐厅……在上海,前有梅赛德斯奔驰中心,后有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和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都是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范本。6月6日,上海文化广场宣布,接受上汽集团冠名,正式更名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剧场接受商业冠名,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扶植原创剧目 降低演出票价

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说:“艺术是无价的,但剧场是商业化的载体。”上海文化广场作为一个艺术平台,实行现代剧场管理方式,需要充裕的资金保障演出经纪费用和场地维护费用,以支持艺术的发展。2011年,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因获得梅赛德斯·奔驰冠名,冠名赞助收入数亿元,改变了“依靠场租费养活剧场”的传统运营模式。

除了冠名上海文化广场以外,上汽集团还将获得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每年“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的冠名权。从2011年重新开业至今,这一品牌已坚持了5年,逐渐成为汇聚音乐剧原创力量、培养音乐剧市场的重要平台。今后,参与“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的剧目将得到更大的扶植。

上汽冠名文化广场也促成了“体验式”艺术教育项目的落地,搭建了原创孵化平台。通过开发工作坊,拓展艺术教育空间和门类,让更多的市民走进剧院、体验艺术、感受生活、享受文化福利。同时也为艺术爱好者搭建展示舞台,从源头上助力剧目制作和本土化水平的提高,扶植后的成熟作品将有机会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大剧场上演。

张洁介绍说,冠名后观众得到的最大实惠就是享受更低的票价。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从今年7月起,将学生票专供区域全部设置在剧院一楼观众厅,每场演出均确保100张可供大学生选择的演出票,公益低价票从5%提升至总票量的13%。

以今年文化广场的年度大戏,德语音乐剧《莫扎特》为例:40场演出将提供4000张一楼正价票作为学生优惠票,最高票价从750元降低至200元。40场演出优惠总票价将超过100万。

另外,未来剧场以北块面(含剧院大堂、金光大道、户外绿地等)作为“开放性”功能区域,将成为公共性公益类活动的舞台;剧场以南面块(含户外舞台、沿永嘉路区域)开发为商业性经营区域,打造艺术与商业互动的运营模式。空间开放后,文化广场将举办更多视觉展演、装置艺术、电影及媒体互动等活动。

五年战略合作,走出去引进来

在冠名的同时,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还与上汽集团达成了为期5年战略合作。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包括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三家剧场,以及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三家文艺院团。近年来大剧院艺术中心通过集合海内外资源,开展自主原创,打造出许多优秀剧目,屡次赴国内外演出。战略合作期间,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与上汽集团双方将在优秀剧目海内外巡演上开展合作,在上汽海外市场增加艺术巡演。今年8月,上汽就将冠名上海芭蕾舞团原创剧目《长恨歌》和上海歌剧院原创剧目《雷雨》在英国的演出。

 


与此同时,商业冠名使引进更多高质量、大体量的演出成为可能。张洁表示,艺术不能唯利,也不能趋利。上海文化广场需要满足受众对文化的多样需求,坚持高艺术标准。比如此次年度大戏《莫扎特》,所有布景道具服装均原汁原味从维也纳运来,体量大、运输难、投入成本高。像这样的海外驻场原版引进,在上海过去十余年经典音乐剧引进中非常罕见。即使全部卖到1280元的票价,都拿不回成本。而通过商业冠名,更多世界各地的殿堂级演出,将有机会与上海的观众见面。(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热门话题